《搭船的鸟》教案

时间:2024-04-26 18:13:24
《搭船的鸟》教案12篇

《搭船的鸟》教案12篇

作为一名教师,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,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,进而选择科学、恰当的教学方法。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?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《搭船的鸟》教案,仅供参考,大家一起来看看吧。

《搭船的鸟》教案1

教学要求:

1.正确书写“搭、父、嘴”等13个生字,会认“父、啦、鹦、鹉、悄”五个字。

2.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
3.认识翠鸟,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。

教学重难点:

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,培养学生亲近自然、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。

课前准备:

课件。

教学时间:

2课时

教学过程:

第一课时

一、情境导入。

1.师:你喜欢小鸟吗?说一说喜欢哪种鸟?(谈感受)

2.师出示“搭船”一词,问:你搭过谁的车或船?去过哪里?(生讲)师:一次,一只鸟就搭上了一位小朋友的船,它要干什么呢?这位小朋友心里怎么想的呢?让我们快去看一看吧!引入新课《搭船的鸟》。

二、检查预习。

学生读文,纠正字音。遇到不认识的字,可以借助拼音朋友,可以查字典,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,把课文读正确、流利。

三、自读自悟。

1.师: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。

2.学生互助识字,交流识字方法。

3.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课文。要求:声音洪亮、正确流利、同学爱听。

4.检查朗读。以小组的形式汇报,汇报时可自定齐读人数,也可派选一名同学代表本组朗读,听后其他同学随机评价。

四、学习生字,指导书写。

1.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。

2.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?

3.提醒:本课左右结构的字较多,注意左右比例。

4.学生描红、摹写。

第二课时

一、复习巩固。

1.指名分段读课文。

2.开火车认读生词。

二、精读读感悟。

出示阅读要求:请同学们自己自由读一读课文,边读边想:搭船的鸟是什么鸟?这只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?你喜欢这只鸟吗?可以用铅笔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和词语,把你喜欢的句子自己读一读。

1.小组内交流一下你所画的语句,互相读一读,说说为什么喜欢?

2.班级内汇报。

三、重点句段指导。

1.你知道这只鸟长什么样子吗?(生说后,出示鸟样子的句子)

板书:嘴——红色

羽毛——翠绿

翅膀——蓝色

得出:外形美丽(根据板书引导学生背诵第二自然段)

2.如果你看到这样一只小鸟立在船头,你会产生什么想法?引导学生读第3自然段的问句。

3.“我”发现翠鸟后仔细观察它可爱的样子,找到描写翠鸟样的句子后反复读一读。(生读)

4.“一下子”、“没一会儿”说明了翠鸟的动作怎么样?

板书:一下子没一会儿

得出:动作迅速、敏捷。

5.读下面这段话,注意加点的词语,想象翠鸟捕鱼的情景。

“我正想着,它一下子冲进水里,不见了。可是,没一会儿,它飞起来了,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。它站在船头,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。”

师指导朗读。

6.最后通过妈妈的介绍,我知道了那只鸟叫“翠鸟”。由此可见,大自然也是我们的老师。师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。

7.小翠鸟居然敢站在船头,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?

8.指导学生朗读全文。

四、拓展阅读。

1.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,展示给同桌,可以说说为什么喜欢?

2.把自己了解到的有关的翠鸟的知识介绍给自己的伙伴。

《搭船的鸟》赏析

在大自然中,要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,要有一颗爱大自然的心灵。文中的“我”正是这样的孩子。文章记录的就是“我”乘船去乡下的外祖父家的途中的一景,“我”运用善于观察的眼睛捕捉到了这一情景,便使读者拥有了一只充满灵性的鸟儿。“我”也正是一个爱自然的孩子,“多么美丽的小鸟啊!”直抒胸臆的赞叹,勾画出了一个孩子爱自然的童心。让“我”感到“美丽”的是鸟的色彩:“红色”的长嘴,“翠绿”的羽毛。翅膀带一点“蓝色”。

童年本身就是一个有着太多问号的年龄,无数的好奇与遐想编织着少年的梦。小鸟这位“不速之客“带给了“我”许多遐想。文中用了四个问句充满了孩子的好奇与天真,充满了童趣。

接着描写了鸟捕鱼时的动态,“一下子冲进水里”,“没一会儿,它又飞出来了。”“一下子”、“没一会”表现了翠鸟飞行速度之快。“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”,抓住了瞬间的动作来描写,这样完全口语化的表达,出自孩子的心,出自孩子的口,通俗易懂。

最后通过妈妈的介绍“我”知道那只鸟叫“翠鸟”。由此可见,大自然也是我们学习知识的途径之一,“我”正是在自然中认识了翠鸟。“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,在捕鱼吃呢。”扣住了课题,翠鸟的可爱,童心的可贵都跃然纸上。

本篇课文是以小孩子的身份,来写他看到的大自然中的景象,笔法是那样地浅近、朴素、清新,具有一种纯真明净的童趣,给人以难忘的印象。

《搭船的鸟》教案2

在大自然中,要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,要有一颗爱大自然的心灵。文中的“我”正是这样的孩子。文章记录的就是“我”乘船去乡下的外祖父家的途中的一景,“我”运用善于观察的眼睛捕捉到了这一情景,便使读者拥有了一只充满灵性的鸟儿。“我”也正是一个爱自然的孩子,“多么美丽的小鸟啊!”直抒胸臆的赞叹,勾画出了一个孩子爱自然的童心。让“我”感到“美丽”的是鸟的色彩:“红色”的长嘴,“翠绿”的羽毛。翅膀带一点“蓝色”。

童年本身就是一个有着太多问号的年龄,无数的好奇与遐想编织着少年的梦。小鸟这位“不速之客”带给了“我”许多遐想。文中用了四个问句充满了孩子的好奇与天真,充满了童趣。

课文接着描写了鸟捕鱼时的动态,“一下子冲进水里”,“没一会儿,它又飞出来了。”,“一下子”,“没一会”表现了翠鸟飞行速度之快。“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”,抓住了瞬间的动作来描写,这样完全口语化的表达,出自孩子的心,出自孩子的口,通俗易懂。

最后通过妈妈的介绍“我”知道那只鸟叫“翠鸟”。由此可见,大自然也是我们学习知识的途径之一,“我”正是在自然中认识了翠鸟。“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,在捕鱼吃呢。”扣住了课题,翠鸟的可爱,童心的可贵都跃然纸上。

本篇课文是以一个小孩子的身份,来写他看到的大自然中的景象,笔法是那样地浅近,朴素,清新,具有一种纯真明净的童趣,给人以难忘的印象 ……此处隐藏20037个字……引导学生抓住作者细心观察到的翠鸟的样子及捕鱼过程,感受翠鸟的可爱。

学前准备:

1、翠鸟的图片资料。(教师、学生)

2、教学课件。(教师)

课时安排:

2课时。

教学过程:

第一课时

学习目标:

1、认识5个生字。会写13个生字。能正确读写新词。

2、正确、流利地朗读课文,了解课文内容。

学习重点:

会写13个生字,正确读写新词。

学前准备:

1、收集翠鸟的图片资料。(教师、学生)

2、自己制作生字卡片。(学生)

教学环节:

导案、学案、达标检测。

一、质疑激趣,导入新课(用时:5分钟)

导入:同学们,鸟会搭船,奇不奇怪?今天我们来学习《搭船的鸟》,是什么鸟呢?(板书课题)

齐读课题,质疑。

1、读了课题,你有哪些疑问?

二、初读课文,识记生字(用时:20分钟)

1、学生自读课文,标出自然段,圈出生字,注意读准字音。

2、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。

3、注意“蓬、翠、嘴”的读音。

4、用换偏旁的方法记住“搭、舱、漂、悄”。

5、辨字组词。

搭()沙()

塔()纱()

悄()吞()

消()杏()

三、再读课文,初步感知(用时:10分钟)

1、搭船的是什么鸟?你喜欢吗?

2、从文中找出写鸟的句子读一读。

3、了解课文主要内容。

4、展示收集的翠鸟的照片,交流翠鸟的资料。

5、课文写了“我”和母亲乘船到乡下外祖母家途中,一只翠鸟搭船捕鱼的情景。

6、找出文中描写翠鸟的句子,读一读。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四、课堂小结,指导书写(用时:5分钟)

1、教学小结。

2、指导书写。

(1)“翠”字,上面不是“羽”字,下面“十”不能往上写得太长。

(2)看清字形,认真书写。

3、一字组多词。

搭()()()

沙()()()

吞()()()

教学反思:

生动的质疑导入,对学生很有吸引力,一下子把学生带入文本。学生通过读文,能多种方法识字,让学生自己收集翠鸟的图片和资料,为学习课文增添了情趣。

第二课时

学习目标:

1、精读课文,体会“我”对翠鸟的喜爱之情。

2、想象翠鸟捕鱼的情景。

学习重点:

学习翠鸟外形的描写方法,学习翠鸟捕鱼的动作描写。

学前准备:

教学课件。(教师)

教学环节:

导案、学案、达标检测。

一、深入品味,理解课文(用时:20分钟)

1、(课件出示文中插图)齐读第2自然段。

2、引导学生读好第3自然段的三个问句,体会“我”天真好奇的童心。

3、齐读第4自然段,把写翠鸟动作快的词作上记号。

4、把描写翠鸟外形的句子画上线,读一读。

5、学生自读第3自然段。

6、如果你看到一只鸟立在船头,你会产生什么想法?

7、从“冲、飞”和“一下子、没一会儿”体现了翠鸟的动作快,和作者好奇欢快的心理。

8、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。

()的小鸟;

()的羽毛;

()的翅膀;

()的长嘴。

二、交流拓展,深化情感(用时:15分钟)

1、你收集的翠鸟的资料中有关于翠鸟捕鱼的内容吗?

2、小作者那么喜欢翠鸟,你喜欢吗?画出你喜欢的翠鸟吧!

(1)交流翠鸟捕鱼的资料。

(2)画出喜爱的翠鸟。

三、课堂小结(用时:5分钟)

1、结合课文及生活实际,想想你还认识什么鸟,有什么特点?

2、检查学生生字掌握情况。

3、交流自己认识的其他鸟,并说说它们的特点。

4、在田字格上书写本课生字。

《搭船的鸟》教案12

教学要求:

1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
2、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貌、动作的观察;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。

3、认识翠鸟,感受人与动物的和谐共处。

教学重点:

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,培养学生亲近自然、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。

教学重点:

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。

课型:新授

课时:2课时

课前准备:课件

教学过程:

一、复习巩固。

1、指名分段读课文。

2、开火车认读生词。

二、精读读感悟。

出示阅读要求:请同学们自己自由读一读课文,边读边想:搭船的鸟是什么鸟?这只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?你喜欢这只鸟吗?可以用铅笔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和词语,把你喜欢的句子自己读一读。

1、小组内交流一下你所画的语句,互相读一读,说说为什么喜欢?

2、班级内汇报。

三、重点句段指导。

1、你知道这只鸟长什么样子吗?(生说后,出示鸟样子的句子)

得出:外形美丽,引导学生背诵第二自然段)

2、如果你看到这样一只小鸟立在船头,你会产生什么想法?引导学生读第3自然段的问句。

3、“我”发现翠鸟后仔细观察它可爱的样子,找到描写翠鸟样的句子后反复读一读。

4、“一下子”、“没一会儿”说明了翠鸟的动作怎么样?

得出:动作迅速、敏捷。

5、读下面这段话,注意加点的词语,想象翠鸟捕鱼的情景。

“我正想着,它一下子冲进水里,不见了。可是,没一会儿,它飞起来了,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。它站在船头,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。”

教师指导朗读。

6、最后通过妈妈的介绍,我知道了那只鸟叫“翠鸟”。由此可见,大自然也是我们的老师。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。

7、小翠鸟居然敢站在船头,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?

8、指导学生朗读全文。

四、拓展阅读。

1、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,展示给同桌,可以说说为什么喜欢?

2、把自己了解到的有关的翠鸟的知识介绍给自己的伙伴。

作业布置:

板书设计:

搭船的鸟

翠鸟美丽

嘴——红色羽毛——翠绿

本领高翅膀——蓝色

《《搭船的鸟》教案12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