剪枝的学问教案

时间:2024-09-13 10:13:06
剪枝的学问教案

剪枝的学问教案

作为一名教师,时常需要用到教案,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。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?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剪枝的学问教案,欢迎阅读与收藏。

剪枝的学问教案1

教学要求:

1、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
2、了解剪枝是为了来年能收获更多的更大的果子,明白“减少”是为了“增加”、生活处处有学问,要做有心人的道理。

教学过程:

一、复习导入

1、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26课,齐读课题:《剪枝的学问》。通过上节课的学习,我们知道了文中的“我”前后几次进入桃园?分别在什么季节?指名说

2、那么,这三次游园,给小作者带来什么不同的感受呢?同学们打开课本,快速朗读课文,画出描者心理活动的语句。指名读

适时

相机板书:满怀好奇 一脸疑惑 将信将疑 又惊又喜

二、精读课文

师:让我们先跟随作者来体验第一次进桃园的经历。

第一次进桃园(冬季)

1、出示:去年冬季的一天,我满怀好奇地走进桃园,只见王大伯和几位叔叔正忙着剪枝。(指名读)

2、“我”为什么满怀好奇呢?

a.看见王大伯他们在剪枝(谁有不同看法吗?)

b.因为王大伯家树上结的桃子总是那么大,那么甜。(你从课文哪里得知的?读第一自然段)

(1)“总是”是什么意思?(一直、始终)

(2)王大伯是个什么人啊?(种桃能手)他的名气还很大呢(远近闻名)是什么意思?能换个词吗?(家喻户晓、人尽皆知)

(3)师:王大伯可真不简单,谁来夸夸鼎鼎大名的王大伯?

指名读第一自然段。相机

3、师引导:文中的“我”满怀好奇,如果是你,此时王大伯就在你面前,你有什么问题要问他吗?(你种的桃子为什么总是那么大、那么甜?那么大、那么甜的桃子究竟是怎么种出来的呢?……)

是呀,他的桃园里有什么“秘密”呀?满怀好奇的“我”进入桃园后,怎么又“一脸疑惑”呢?(指板书)

4.到底“疑惑”什么?

指名说。文中的这句话正表达了“我”心底的疑惑。

(1)点课件。指名读

(指导朗读:不紧不慢,不像在着急;有点着急了,再读;读得真好)

启发:你明白着急的原因吗?一般人都认为枝多,花就多,果实才会多呀。难怪小作者从“满怀好奇”转变为“一脸疑惑”

(2)对于我的一脸疑惑、着急发问,王大伯是怎么说的?

6.点课件,出示王大伯的话,指名读。

同学们说说对这段话的理解。点出重点词语,谁再来读一读?

(那些看似粗壮的枝条,其实只吸收营养,不结果实,是无用枝;这些枝条不但无用,还有害,一定要剪掉;无用枝到了春天会疯长,夺走养分。)

7.刚才提到的“疯长”是什么意思?(指导回答疯狂地长、不停地长、拼命地长,长得满树都是树枝。)

8.在王大伯看来,那些多余的枝条都应该剪掉,难怪小作者在冬季刚进桃园时就看到了这样的`场面。(出示课文插图)

谁能把图上的内容描述一下?

(指导看图,指名说:王大伯面带微笑,一手拿剪刀,一手握住枝条,细看这枝条挺粗壮的,但王大伯准备剪掉它。)

9.课文第二小节有描写王大伯剪枝的语句,谁来读一读?

启发:从这句话,同学们体会出什么吗?引导学生说出“咔嚓咔嚓”、“剪刀挥舞”说明王大伯的动作多么娴熟啊。

而哪些该剪,哪些不该剪,王大伯的心里似乎都有谱儿,你觉得王大伯?(经验丰富)

是呀,一眼就能区分“有用枝”和“无用枝”,王大伯可真是慧眼识“枝”!

10.谁有兴趣来扮演经验丰富的王大伯,读一读他的话。

指名读第3小节王大伯的话

:“来年就*它们结桃子啰”这句话说得真有信心!(信心不够,谁再来充满信心地读一读。)

追问:王大伯怎么这么有信心的呢?(丰富的经验)注意他说话的动作了吗?(抚摸)示范动作,大家从“抚摸”这个词能体会出什么?(把这些枝条当作宝贝;是对留下的枝条的珍爱)

师:是呀,留下的枝条,实际上留下的就是希望。

11.过渡:而小作者呢?他由一脸疑惑,出现了什么变化?指名回答。(指板书:将信将疑)

“将信将疑”的意思?(指名说:一半相信,一半怀疑)他为什么将信将疑呢?

(王大伯是种桃能手,经验丰富,他的话不会错的;剪掉了粗壮的枝条,桃子不就少了吗?)谁来读一读小作者心底的疑问。

点击课件,出示句子(注意指出将信将疑的语气,我听出三分怀疑了,谁再读)齐读

第二次进桃园(春天)

1、桃树冬天剪枝,春天呢?(开花了)同学们想去春天的桃园看一看吗?

(1)师范读,学生闭眼想象。

说说看,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?耳边又听到了什么?(指导学生说话)相机

(2)让我们来看看桃花盛开的样子吧!出示桃花盛开的图片。春天的桃园可真美、真热闹啊,此时你的心情怎样?(愉快、兴奋)让我们带着这愉快的心情把这美好的画面读出来。齐读

2.看到这么美的景象,此刻“我”最大的心愿是什么?文中有句话点明了,谁来读读?指名读,:听出了几分盼望,再热切些,重读“早日”)

第三次进桃园(夏季)

1.师:小作者的愿望实现了吗?自由读第5小节。

2.课件出示桃子成熟图片。瞧,这就是王大伯家桃园的桃子,长得怎么样?(指名说,从两个方面说,多:挂满了桃子。好:把桃子比作胖娃娃,可见桃子多么的饱满、水灵、鲜嫩、可爱。引导学生充分说己的感受。)

师:看到了这些桃子,“我”的心情怎样?指板书(又惊又喜)

3.“喜”的是什么?(桃子丰收了)

惊讶什么?(王大伯的话居然一点没错,他的“剪枝”果真实现了丰产,他的预料完全变成了现实!)

谁能带着又惊又喜的心情读一读这一自然段吗?指名读

4.同学们,小作者除了看到丰收的喜悦,还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呀?(启发:好好读读课文的最后一句话。)

5.指名说。启发:原来小作者还明白了一个道理呢,这个道理是什么呢?让我们先来听一段录音。点课件

6.再来读读王大伯的那番话。课件出示

自由读,引导回答:同学们发现是什么道理了吗?(引导回答:为了结出更多更好的果实,就一定要舍弃没有用的枝条,甚至是果实;虽然枝条减少了,但是果实增加了;所以说有时候“减少”并不是坏事,而是为了“增加”;只有去掉无用的、有害的,才能得到更多的、更大的)相机板书:“减少” “增加”

7.同学们,学习了课文我们了解 ……此处隐藏16760个字……交接时进行。

2.其实,剪枝还有好多学问呢?板:的学问。指读,齐读课题。

3.引导提问:同学们,读了课题,你想知道些什么呀?

(生提问,师帮助整理:谁剪枝?为什么剪枝?怎样剪枝?剪枝有什么学问?给我们怎样的启示?相机在课题上打问号。)

[这一过程,让学生在开放的氛围中积极思考,大胆提问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、主动探究的积极性。]

二、初读感知,自主探究。

1.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。要求:读准字音,读通句子,给自然段标序号。

2.检查初读。

(1)检查生字新词。(课件出示)指名读,跟读。师相机点拨。

(2)检查课文朗读。指名分自然段朗读。其余同学重点听听字音是否读准确,句子是否读通顺了。

3.师:通过读课文,你能解决哪些问题了?(生自由答,相机去掉谁剪枝、为什么剪枝、怎样剪枝的小问号)

三、自主交流,走近王大伯。

1.师:通过初读,同学们就已经有了这些理解,真了不起。我们知道文章主要讲了王大伯剪枝,王大伯是个怎样的人呢?(板:种桃能手)理解能手。(只有多年的实践和思考,才能得到丰富的经验和理想的结果。)什么样的人是种桃能手?就让我们走近王大伯,去好好了解他。请同学们默读课文,用直线划出能够表现王大伯是个种桃能手的句子。

2.讨论交流。(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现五个句子)

(1)出示第一自然段

A.指读。说说你从哪里看出王大伯是个种桃能手?

(圈点:远近闻名。理解,换词。抓住“远近闻名,总是那:么大,那么甜”这几个词指导学生读好,读出对王大伯的敬佩之情。指读) 出示:王大伯真是个种桃能手!

B.齐读第一自然段。

(2)出示第二自然段。划出:去年冬季的一天……一根根枝条被剪了下来。

A.说说你的理解。点:挥舞。(指名做动作)

B.对呀,王大伯剪枝动作非常熟练。真不愧是个种桃能手。出示:王大伯真是个种桃能手!谁来读好这句话。(指读1.2)

(3)出示:第三自然段。直线划出:看我一脸疑惑的.样子,……来年就靠它们结桃子啰!

A.你从哪里看出王大伯是个种桃能手的?点:别看 其实

(他能一眼就区分出“有用枝”和“无用枝”真是慧眼识枝,经验丰富,真是个种桃能手。)出示:王大伯真是个种桃能手!

B.自己读了这段话,你还读懂了什么?(王大伯为什么要剪枝?)

C.剪掉的是什么?留下的是什么?“别看…其实…”这些都是王大伯的经验。出示:王大伯真是个种桃能手!指读。齐读。

(4)出示第四自然段。直线划出:春天到了,桃花开了……花间飞舞。

A.这里是写的桃花开得灿烂,怎么就看出王大伯是种桃能手呢?(指答)

B.经你这么一说,我觉得桃花开得更灿烂了。(看图、欣赏桃园美景)。

C.这么绚丽,这么芬芳,把小蜜蜂和小朋友都吸引来了,谁来读一读?(配乐指读)从桃园的美丽景致中我们也能感受到出示:王大伯真是个种桃能手!

D.看着满树的桃花好象已经看到又大又甜的桃子了,心里多高兴啊,引读:我和小伙伴们……早日变成又大又甜的桃子。(配乐读好第四自然段。)

[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。在这一环节中充分尊重学生,“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、体验和理解”,让学生通过边读边思、读后批注、进一步贴近文字,与文本对话,加深对文本的感悟。]

(5)出示第五自然段。直线划出:啊,只见一棵棵桃树上挂满了桃子。桃子成熟了,一个个光鲜红润,仿佛胖娃娃的脸蛋。

A.说感受。随机点出“一棵棵”“挂满”:桃子多;“光鲜红润”“胖娃娃的脸蛋”:桃子好。出示:王大伯真是个种桃能手!

B. 指导朗读。

[让学生在自我阅读后获得独立感悟,在此基础上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汇报交流,促进师生在彼此的聆听和诉说中进行心灵的对话、思维的碰撞,从而获得深层次的感悟。]

四、研读文本,体会心理变化

1.刚才我们一直把注意力集中在王大伯身上,现在我们转移一下目光,看一看文中的“我”,他一直对王大伯充满信心的吗?读一读课文,用曲线划出表示“我”心理变化的词句。

2.指名说,相机出示:

去年冬天……只见王大伯和几位叔叔正忙着剪枝。

看我一脸疑惑的样子,王大伯拿起一根剪下的枝条,笑了笑,对我说……

我将信将疑:剪去这些枝条,来年真的能长出更多更大的桃子吗?

我又惊又喜,不禁想起王大伯去年剪枝时说的那番话,还真有道理呢!

(1)自由读读这些话,说说我在怎样的情况下有这些心理变化的?(板:满怀好奇 一脸疑惑 将信将疑 又惊又喜)(指答,回忆课文内容。)

(2)指导读出心理变化。指读,齐读。

3.你能将“我”心理变化的词语连起来说一说吗?指名说。

[引导学生通过对关键词、句的朗读、品析,加深对人物心理变化的了解,激励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。]

五、合作探究,总结延伸。

1.(结合板书)同学们,学到这儿,我们明白了王大伯真不愧是个种桃能手!书中的小朋友由“满怀好奇、一脸疑惑、将信将疑 、又惊又喜”,明白了王大伯说的那番话的道理,现在你们知道剪枝的学问了吗?

(1)指名说。

(2)出示第三自然段。指说。

A.四人小组围绕主要问题“王大伯剪枝的学问是什么?”展开讨论;师巡视,下到各小组倾听。组织学生汇报,引导交流。

B.师:王大伯剪去的是什么枝条?留下的是什么枝条?

C.师:王大伯对这两种枝条的态度怎样?联系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。

D.师:看来,剪枝真是有学问啊!你读懂了吗? (“减少”是为了“增加”;去“伪”存“真”,去“杂”存“精”;有所失也会有所得……)

2.说得真好!其实这个道理不仅用于植物生长,还可以运用到生活中去,谁能联系生活说一说?(指说)

3.学了这篇课文,你还有什么感受?(有道理即可)

(生活处处皆学问,要勤学好问;看一样事物不能只看外表等)

[引导学生抓住分散在课文中的能够表情达意的词句进行研读,促进学生在回味品析中领悟到课文内容中蕴含的道理;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思考、发现和探索,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。]

六、 联系实际,拓展作业:

俗话说:生活处处皆学问,如果你也能和小作者一样对任何事情都充满好奇心,并能去实践,打破沙锅问到底,那你也肯定能获得更多的学问。

课后,请同学们留心观察生活中,哪些事情,哪些现象隐含着学问,以“ 的学问”为题写一篇日记。

[板书设计]

26.剪枝的学问——减少为了增加

王大伯 种桃能手

满怀好奇

“我” 一脸疑惑

将信将疑

又惊又喜

《剪枝的学问教案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